

進入網站 Browse
食品真實性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與德國聯邦風險評估中心、老撾拉薩翁開發有限公司、捷克布拉格化工大學、柬埔寨工業實驗室中心、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等機構聯合發起,專門從事食品真實性技術攻關與應用研究的政府間國際合作工作平臺。
是我國在食品真實性領域唯一的經科技部認定的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國內首家專注于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的研究機構。主要針對食品行業存在的經濟利益驅動造假、虛假標注、以次充好等食品真實性問題,充分整合和調動全球一流科技資源,合作開展食品真實性前沿技術攻關與應用研究,研究制定食品領域質量和真實性技術標準,為政府和企業采購提供科學監管、質量控制、認證認可、采購技術援助和分析測試等服務。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食品行業穩步健康發展。
中心采用核磁共振、同位素質譜、高分辨質譜、生物溯源等前沿科技手段研究食品真實性技術、裝備和標準,為食品生產和流通領域提供可溯源、可實時監管的科學手段和技術支撐,遏制食品行業“劣幣驅逐良幣”造假現象。中心依托“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通過廣泛的國際合作調動國際科技資源,引進和輸出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同步帶動“一帶一路”國家在食品貿易方面互認互信,推動食品質量強國戰略,推動國際間的食品貿易。
中心全面參與了歐盟框架計劃中食品真實性技術領域的的三個課題:Foodintegrity(歐洲食品誠信),OLEUM(橄欖油真實性鑒別)和EU-China-Safe(中歐食品安全與真實性),在中歐世貿項目資助下于2012年和2014年成功舉辦了兩屆“食品安全與產品真實性國際論壇”。2017年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合作舉辦了第三屆“食品真實性與溯源技術國際論壇”,并籌備組建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真實性與溯源分會,以進一步加強核心機構在食品真實性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NCIRFAT聯合全國食品發酵標準化中心及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國家級的標準和檢測平臺,通過“技術-標準-人才”聯動構建了食品真實性技術標準研制、監管及保障平臺體系;積極與國外頂尖實驗室及領軍人物建立合作關系,為食品真實性技術領域應用技術方向的年輕科學家(博士后科研人員和博士生)提供一個國際性的科學交流和研究培訓平臺。近5年承擔或參與的食品真實性技術領域的國家和國際科技項目:(1)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3項: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重要食品同位素真實性關鍵技術合作研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基于穩定同位素的葡萄酒真實性監管技術合作研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非復原果汁產業培育關鍵技術與標準合作研究》(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1項;(4)歐盟科技框架計劃3項。